三是指導三明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,推動區域內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,信息共享,發揮信息化對醫改的賦能和助力作用。
2024年5月23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江蘇鹽城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“推廣福建三明醫改經驗”有關情況等內容。
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副司長 薛海寧介紹,目前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取得了一系列效果。
一是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醫改、一抓到底,絕大部分省份、地市和縣都是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統一分管醫療、醫保、醫藥“三醫”工作。 二是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推開,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推進,為群眾提供一體化、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。 三是推進國家醫學中心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,一些地方還在建設縣域次中心和中心衛生院,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,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,群眾就近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衛生服務。 四是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,更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,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。 五是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提速擴面,國家層面已開展9批藥品和4批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,疊加省級集采,進一步讓群眾獲益。 六是改革示范效應不斷顯現,在省級層面,福建、浙江等省份全面推開,地市層面涌現出浙江湖州、江蘇鹽城、河南周口、湖南湘潭、湖北宜昌、貴州遵義等一批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典型地市,這些省份、地市進一步堅定了持續深化醫改的信心。
在學習推廣三明經驗和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過程中,各地進行了多項實踐探索,其中,信息化、數字化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例如:
江蘇鹽城的東臺市強化信息賦能,打造縣域醫療“一條鏈”,成立醫共體運營機構,通過數字化手段,打造區域檢驗、網絡心電、影像云診、智慧急救、遠程會診、集中審方、健康隨訪、醫護調度、藥物配供、消毒供應“十大中心”,將縣鎮村聯合起來,集中統一管理,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,讓百姓在鎮村就能享受到縣醫院的同質化服務。
湖北宜昌充分發揮數字賦能醫改的作用,“精準監管”助力政務協同,打造區域一體化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,聯通各級醫院業務系統,對接公安、民政等部門信息,實現全市衛生資源、醫療服務等數據的互通共享;“精準服務”強化醫防融合,加強醫療信息與公共衛生信息的互聯互通,一方面實現各類疾病的早發現、早治療,另一方面通過自動推送居民疾病診斷信息,尤其是慢性病信息到居民居住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,保證了健康管理服務的連續性;“精準惠民”改善就醫體驗,打造一系列精準惠民的場景應用,為全市12萬名80歲以上老年人建立120生命綠卡,老人在撥打120時,系統會自動識別信息并智能派車,實施慢性病電子處方流轉,慢性病患者可線上開具處方,讓患者用藥會更加便利。
貴州省遵義市建設了遵義市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平臺,推動縣鄉村信息互通、數據共享。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遠程診療,農村患者在村衛生室就可以享受到縣級醫院的診療服務,患者看病就醫更加便捷。
福建省在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方面實施了一系列舉措,在實施8個國家級、1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以及高水平醫院、高水平臨床專科等建設項目,加大政府辦醫投入力度的同時,大力促進醫療降本增效,完善藥品耗材及大型設備集采常態化機制,加強智慧醫療、醫保智能審核、藥品耗材溯源等信息技術應用,構建醫保基金安全使用的全鏈條監管閉環。
薛海寧也表示,下一步,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支持指導三明市加大探索創新力度,融合其他典型地市的好做法好經驗,繼續為全國深化醫改趟路子、作示范。
一是進一步深化醫療服務價格、醫保支付方式、人事薪酬制度等體制機制改革,促進“三醫”協同發展和治理。
二是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,以健康績效為導向,通過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、臨床重點專科等建設,提升綜合診療能力與水平,降低患者外轉率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